古田县鹤塘镇:菌粮巧轮转 沃野焕新机
盛夏时节,古田宁德市古田县鹤塘镇的县鹤新机田野跃动着丰收的脉搏。清晨六点,塘镇天光微亮,菌粮村民们已跨着竹篓穿梭在菌垄间,巧轮指尖轻捻,转沃一朵朵洁白的野焕竹荪被收入篓中。在2024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牵头的古田“菌粮轮作”试种成功后,鹤塘镇今年大力推广这“一地双收”的县鹤新机种植模式,让有限的塘镇土地释放出更大的综合效益。 在镇区东北角,菌粮东际村的巧轮种植基地已率先迎来竹荪采摘季。采摘工作预计持续至10月初,转沃每日清晨六点至十点半是野焕竹荪品质最佳的采摘时段。据了解,古田在采摘旺季,基地每天需要六七十名工人,时薪12元,熟练工一个早上可以采摘约3斤干竹荪。“今年竹荪干品亩产量有望突破150斤,每斤收益约70-120元。”该村党员陈坡对丰收前景充满信心。 距离东际村9公里的南阳村种植基地,同样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彭冬眉介绍,今年竹荪种植面积为25亩,预计亩产干竹荪约120斤。“我们今年还安装了水带进行灌溉,节约了不少人力成本。”彭冬眉补充道。目前,干竹荪市场价为每斤90元左右,经济效益可观。谈及后续轮作计划,她表示:“等竹荪采收结束后,这块地我们可能接着种油菜或者玉米,具体种什么更合适,还要听听专家的建议再定。” 因地制宜,科技赋能。在种植地相对干旱的上井边村,“菌粮轮作”模式更是融入了科技元素。基地采用了自动喷淋技术,精准保障竹荪生长所需水分,有效应对了当地土壤环境的挑战。 据了解,得益于去年试种的成功经验,鹤塘镇今年竹荪总种植面积激增至150亩,是去年的5倍。种植版图也从最初的南阳、东际2个试点村,迅速扩展至上井边、灵龟、双洋等8个村,吸引了更多农户参与其中。这串跃升的数字,是土地潜能被科学激发的有力证明。 模式走向成熟,振兴步履坚实。“菌粮轮作”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,一季收获的高价值竹荪,为农民开辟了增收新路;下一季无缝衔接的粮食作物种植,稳稳端牢了“中国饭碗”。科技的加持,更让这套模式在鹤塘镇多样的土地上扎下深根,为乡村振兴注入愈发强劲的动能。(余灿榕 郑虹彤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泉州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推荐学习点出炉 9个社区(小区)上榜
- 这些缅甸华人熟悉的楼宇,已成震后废墟
- 厦门软件园体育中心今启用 可同时容纳1200人使用
- 李強:結構性問題、週期性矛盾交織疊加 中國通縮壓力怎麼解?|天下雜誌
- 依法治理让老年代步车不再“任性”
- 县信访局组织开展退休信访干部座谈慰问活动
- 穿上Carter's童装 一起温暖入冬吧
- 中國卡關鍵原料出口 為何台灣半導體無感?|天下雜誌
- 2021資產輪動向何方? 看好景氣循環股、高收、新興債|天下雜誌
- 这也太幸运了!《丝之歌》在发售日前抢先暗示DLC
- 人人搶著擠進窄門,為何這些人卻一心求去?離開華爾街的4大原因|天下雜誌
- 兰叶露光秋月上,芦花风起夜潮来!,市场研究
- 重量≈250亿部iPhone,AI也需“排泄”废弃物
- 李強:結構性問題、週期性矛盾交織疊加 中國通縮壓力怎麼解?|天下雜誌
- 共同缔造催开“幸福花”
- 厦门成为我国主要国际中转城市 国际中转量排名全国第五
- 從347回到49,GameStop回歸平淡背後,華爾街正經歷重大變革|天下雜誌
- 小岛秀夫担忧《死亡搁浅2》太受欢迎 坦言伟大作品往往初遇冷
- 李強:結構性問題、週期性矛盾交織疊加 中國通縮壓力怎麼解?|天下雜誌
- 本週重點回顧:台積電4年來首次季度獲利衰退、中國GDP低於預期|天下雜誌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